当前位置:首页 - 学校资讯 - 校园新闻
六十年,襄樊的教育谱下华章
发布时间:2009-09-24 16:31  |  点击率:10781  |  【打印】

曾经的砖瓦房变成了高楼,破旧的黑板变成了多媒体,传统应试教育变成了素质教育。从“泥桌子、泥台子、下面坐着泥孩子”到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、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变化,走过60载春秋的襄樊教育,完成了从“人民教育人民办”到“办好教育为人民”的历史转变,实现了从让孩子们“有学上”、“能上学”到“上好学”的跨越发展。

  

【亲历者讲往事】田怀振,75岁,襄樊四中退休教师。1956年参加工作以来,田怀振一直奋斗在襄樊教育战线,可以说一生都与教育结缘。9月9日,记者在襄樊四中采访了田怀振,在他的娓娓叙述中,我市解放以来的教育发展史慢慢呈现在记者面前。

  上世纪50年代初,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开始推行普及型的大众教育,贫苦人家的孩子终于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,田怀振就是在这个时候读完小学。

  1950年,田怀振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被录取到襄阳县简易师范学习(在今双沟镇)当时的情景,田老依然记忆犹新。“那时课桌腿是土坯砌的,桌面是用板子做的,椅子是自己带的,教室是地主的房子加了个窗户,活动场是稻场改的。

  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,田怀振努力学习科学知识,并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,如排练节目宣传土改和婚姻法,逐步成长为一名有知识有理想的新青年。

  1954年,田怀振从简师考取襄阳师范;1956年毕业分配到襄阳中学任教,先后在襄樊五中和四中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,1996年从四中退休。田怀振说,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,教育方针是“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,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”。从教育方针的实施来看,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,比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。那时学生思想较为单纯,对于升学,树立“一颗红心,两种准备”,比较坦然,并没有像现在应试教育升学唯一这么严重。

 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,文革十年。教育走向了另一个极端。学制缩短,小学为五年,初中、高中各为两年。知识教学不再走知识体系带实践应用的路子,而走的是实践应用带知识体系的路子,实用主义,这样学的知识零碎、不系统。

  1976年,文革结束,拨乱反正,恢复高考,教育百废待兴。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,经济建设为中心凸显,经济发展加快,教育发展进入一个突飞猛进的新时期。

  风雨兼程,教育巨变。退休后的田怀振时常徜徉于四中与五中的校园中,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记录着襄樊教育发展的沧桑巨变。如今,他所工作过的这两所学校都已经发展成为省重点高中,无论是办学质量还是校园环境都堪称全国一流,成为襄樊响当当的城市名片。

  田怀振动情地说,历经60年发展,襄樊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变革、大发展和大跨越,必将为未来襄樊教育的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  

【管理者谈跨越】岁月一甲子,弹指一挥间。60年,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。然而,对于襄樊教育发展来说,是不断深化改革、推进发展的60年,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60年。

  1949年,全市有幼儿园1所,入园幼儿65人;各级各类学校1019所,学生72960人,教职工3080人。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2%。

  60年来,我市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从一张白纸起步,逐步绘制起现代化教育的锦绣画卷。

  2009年,全市有规模幼儿园170所,在园幼儿6.8万人。全市共有小学949所,在校生33.05万人。全市有初中214所,在校生22.1万人。全市现有普通高中50所,在校学生11.67万人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、巩固率分别达100%;初中学生入学率、三年巩固率分别达到100%、98%;普通高中高考上线率88.32%。与此同时,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,技工教育稳步发展。

市教育局局长李菲不无感触地说,在历届党委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几代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,60年来,我市教育事业实现了大跨越:教育资源得到整合,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;新机制改革顺利实施,义务教育免费进行;加强薄弱学校改造,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快速发展;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、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;强化学校管理,强力推进素质教育,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;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,教育改革逐步深入,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,逐步实现教育公平。作为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重要透视窗口的高中教育,我市高考成绩逐年攀新高,目前本、专科上线率、录取率均名列全省前茅。这些重要变化表明:我市高考成绩在结构上进一步优化,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,基础教育强市的地位进一步彰显。

  从“土房子,黑屋子,里面坐着个泥娃子”到“最好的房子是学校,最美的环境是校园”,我市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。

  上世纪80年代中期,教育要求达到“一无两有”(即校校无危房,班班有教室、学生人人有课桌凳)的基本办学条件。在此之前,我市学校教学设施异常落后,许多村里的小学利用祠堂、生产队仓库进行教学活动,很多农村的学校都是危房,用土台子、泥台子当桌凳。

  上世纪90年代,我市办学条件实现了大的飞跃。从中小学网点布局的调整,到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,学校一改过去“土窑子、土台子、土孩子”的“三土”形象,校容校貌发生了彻底改观。近年来,为整体推进解“三难”工程,我市还投入资金2488万元,使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“三难”问题得到缓解。

  与此同时,我市高等教育突飞猛进,教育体系日趋完善。从1949年全市没有一所高等学校,到现在全市有高校4所,在校学生24959人。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7%。

  从1992年起,民办教育逐步在我市兴起,全市现有民办教育机构263所,全市学历教育民办学校在校学生34441人,基本形成了多层次、多形式、较完善的教育体系。

  60年来,我市基础教育成绩斐然,“两基”目标顺利完成,教育改革稳步推进,素质教育深入开展。1997年,全市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;1999年6月,全市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。

 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,我市实施了“市、县、区、乡、村五级分级办学、分级管理”的办学体制,并形成县办高中、乡办初中、村办小学(或教学点)的格局; 2002年6月,我市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调整为“分级管理、以县为主”,教师工资实行县级财政统发、直达教师个人,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基本得到落实,为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  同时,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开并取得明显进展,教学质量稳步提高。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创建活动蓬勃开展,我市还实施重点高中部分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校的招生办法,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中考改革制度。

  60年来,我市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,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公平得以逐步实现。

  解放前,襄樊地区的教育资源几乎集中在市、县城区,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获得的教育资源少得可怜,这一现象在解放后得到彻底改变。尤其是近些年,我市均衡配置教育资源,加大薄弱校建设力度,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公平。

  2004年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;2005年实施“两免一补”,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学生的就学条件; 2007年免除农村学生学杂费及教科书费;2008年,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通过一系列教育惠民工程,我市实现了“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”的庄严承诺。

  2008年,我市还投资5000多万元,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24所薄弱中小学改造建设纳入市政府的重点工作,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改造工程,努力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教育公平。

©2007-2024 襄阳市第九中学(襄阳市旅游服务学校) 襄阳市旅游服务学校 版权所有

地址: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风华路30号 邮政编码:441003

联系电话(传真):0710-3278400   备案号: 鄂ICP备17024382号